应朋友的邀约,让我来尝试写一遍留学心得,为以后来德国留学的同学们能够了解如何留学德国以及对德国大学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所以即使是文笔很烂的我,也想为你们写出一点对你们有用的东西,嘿嘿。好的,废话不多说了。这就开始吧。
我把留学的过程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准备,申请,和就读。
准备:我本科就读于国内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算是较好的一所学校,毕竟凭借着电子类专业优势所以在业界也小有名气。因为学校跟国外学校的交流项目发展地逐渐成熟,在大概2010年左右,我们有了与德国4所高校的4+2留学项目的合作机会。其中包括汉诺威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以及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像大多数学生一样,本人并非学霸,大三前平均分也只能在70+左右。但因为我是一个还蛮喜欢体验新鲜事物的人,觉得出国留学说不定会是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就碰巧赶上了我们学校的项目招生。我就进入了项目。虽说同期还有很多别的国家,法国,日本以及美国等等。但我认为德国这个国家的工业实力或许在这个时代的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毅然决然地想看看这个国家到底能带给自己什么。
我们学校德国4+2项目是在大三开始的,从大三开始学习语言,每周末8个课时左右吧。然后让我们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所以语言关成了我们大家尤其重要的一部分,即使现在到了德国上学,也有很多人在持续考dsh。国内缺乏说德语的环境,我们项目老师就为我们提供了中教和外教,中教教授语法,外教教授口语等。就这样我们第一年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语言当中。对我个人而言,因为一开始成绩的不足,导致我在大三努力将专业课的成绩提高。因为德国学校不看别的,也就是一些硬性条件,专业成绩,aps,以及语言成绩。
申请:然后来到大四的时候,合作的德国学校逐个来到我们学校进行面试以及笔试。并且会根据我们的专业成绩来判断是否有资格参加。每个学校标准不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是我们中最好的学校,当时的要求就是平均分在80以上。这些各位同学可以参考历届的情况自己分析,或者通过中介寻找信息。通过面试以后呢,就是艰难地等待Zu的时候。在这里就要强调一下,我们的项目与那些个审留学生不太一样,我们是团审。由我们学校的机构统一管理,参与面试以后,老师会将被录取的同学以及他的资料一起拿到APS出进行审核,我们并不用参加考试或者别的面试。这样的途径很简单,不用自己操心以及准备APS的专业课程。只用在前期大学前来面试和考试的时候好好表现就好。所以针对我们这些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关。
就读:这个部分我自己没什么太多的资格写。因为我是属于来到德国还在读语言班的那一种人。因为我们只有2年时间学习语言,中间又夹杂了毕业设计等等事情,所以我们这一大票朋友,最后只有出类拔萃的3,4个人过了语言关,然后在夏季直接入学。而其余我们就在项目老师提供的一个语言老师那里开始学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冬季入学前考过DSH。
大多数人出国都是为了融入这个新的圈子和文化,但是我在语言班里认识的也都只是别的国家的人(比如突尼斯人啊,俄罗斯人等),这让都是外国人,又同时面临同样困难的我们变成特别要好的朋友。但这就带来了问题,就是我们的语言环境并没有那么的完善。也没有很多的机会去参加德国的聚会,或者认识很多的德国朋友。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己交际能力出众,倒是也没有什么问题。
DSH考试是德国各个高校自己设置的一个语言考试,其内容包括了听力,语法,阅读,写作4个部分。分为4个档次,nb(不通过),1,2,3。大部分专业都需要2就能通过,可以选择注册入学。我的经验是,尽可能的选择在国内过语言然后来这边读书,因为第一在国外上语言班并不一定会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第二,国外开销很大,包括语言课程,dsh考试费以及生活费用。并且中国人的应试能力是大家都知道的,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比如我们学校就是与西安的安联德语合作,安排的授课。通过这些课程你会尽快的获得更多的考试技巧。当然前提你是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而德国这边大多数语言班都比较希望学生按部就班的来,从基础开始打起。这样的费用是不可想象的高。所以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慎重,尽可能努力在国内将语言过了。
最后,我想说,出国皆不易,不要盲从。很多学弟学妹都会来找我询问信息,关于专业怎么样的也好,生活的也好。但是从来没有人很认真的问过到底我们能在这得到些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得归到你们自己本身,你们想通过留学得到什么。有的人交际能手,很快就能在德国和德国人打成一片。从而获得各种实习,或者活动的机会。有的人埋头苦学,甚至头发掉完,称为名副其实的学霸。还有的人,窝在宿舍打游戏,每天幻想自己要怎么样怎么样。路都是靠自己选择的,希望大家能够在留学这条路上都能过硕果累累。谢谢你们耐心地阅读。